【人民网】马鞍山慈湖高新区:亩均效益论英雄 “点燃”发展新引擎
坚持效率优先,促进优胜劣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当下,亩均效益已成为引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风向标”和“动力源”。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了2024年度“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马鞍山仅有马钢诚兴金属资源有限公司、安徽圣诺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入选亩均效益领跑者企业,而这两家企业均位于慈湖高新区。入选背后,离不开慈湖高新区坚持盘活土地存量、以数字赋能提增亩均效益的努力。
近年来,慈湖高新区积极响应国家、省、市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强化创新驱动,走出了一条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增“智”提效 打造竞争新优势
在亩均效益的引领下,慈湖高新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工业企业。走进马钢诚兴金属资源有限公司江边基地智能管控中心,站在宽敞明亮的大厅,只见眼前一面硕大的显示屏播放着生产场景的数字孪生动画,发货量、销售量、加工量、排渣量等各项参数指标实时刷新着,“废钢是如何变废为宝的”在这里一目了然。环顾四周,智能管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对生产和经营进行实时监控,无需亲自进入车间,轻点鼠标便可远程监控废钢加工生产全过程。“截至目前,公司数字化转型已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安装有400多个监控摄像头,可通过智慧管理系统实时获取每天发货量、收购量等,精准分析废钢类型,自动判定前往哪个仓库卸料。”马钢诚兴金属资源有限公司物流调度主管霍俊杰指着显示屏实时跳动的数据说道,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不仅实现生产少人化、仓储无人化,还同步提高了盘库数字化、物流管控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作为全国废钢行业最早尝试生产智能化、流程智慧化实践与应用的企业之一,近年来,马钢诚兴金属资源有限公司加快实施数字化管理,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先后建成了智慧制造集控中心、智慧工厂和智慧服务交易平台,建立了国内废钢行业首家中心实验室,实现加工、物流、交易过程的智慧化、可视化、透明化和可追溯性,企业经营规模、核心竞争力均得到稳步提升。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显著,企业2023年亩均产值5631.89万元,亩均税收589.84万元。
“我们的产品主要为防晒类的日用化学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地区,客户群体包括拜尔斯道夫、宝洁、欧莱雅、强生等知名化妆品公司,科技创新几乎贯穿了整个生产线。”在安徽圣诺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粗细不一的管道组成的网格间,两名工人在不停忙碌着。现场既看不到原料,也瞅不见产品,可背后,缩合、水洗、脱溶、析晶、烘干、包装一系列工序已完成。占地面积仅80亩的安徽圣诺贝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与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知名厂商建立稳定伙伴关系。该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研发优势,不断优化各产线工艺技术和装备,通过提升容积率,在不增加用地面积前提下实现产能翻倍。企业2023年亩均产值1427.76万元,亩均税收162.88万元。
乘“数”而上 迸发增长新动能
同样位于慈湖高新区的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有限的土地资源释放更大的产出效益。“公司去年光技术改造投资总额就达6800万元,其中包括铁厂、管道和管件工厂设备技改以及公司数字智能化改造等项目。技改完成后,公司去年实现新增产值8000万元,新增年上缴利税1500万元。”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说道。近年来,圣戈班管道系统有限公司紧紧围绕智能、绿色文章下足功夫,持续加快推动公司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步伐,在过去3年里共投入近2亿元进行了智能化改造,依托数字制造赋能,结合世界级制造精益生产管理,企业产品品质及生产效率持续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2023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超30亿元。
走进天宇焊网项目施工现场,车辆穿梭、机器轰鸣,30多名工人正同步开展脚手架拆除、外立面施工、内部装饰等作业,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数栋标准化厂房早已拔地而起,厂区雏形显现,项目即将建成。作为今年慈湖高新区新开工项目之一,天宇焊网项目总投资1.8亿元,占地面积约45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由安徽天宇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新建,将建设2条智能焊网生产线,年产轨道交通配件材料5万件。“这个月设备准备进场,接下来将持续展开设备安装调试工作,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计划执行,确保投产进度。”项目负责人说,目前企业正会同施工方争分夺秒赶工期,开足马力施工,全力确保项目有序推进。整个项目全面建成后,产品生产线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整体产能同步得到全面释放,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亿元、上缴税收1000万元。
企业生产“加速度”、项目建设“势头劲”,正是慈湖高新区持续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的生动写照。用最少的要素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是对工业企业开展亩均效益评价的初衷。慈湖高新区积极围绕“高”“新”持续发力,以数字赋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新增制造业升级项目18个以上,提升全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提升全区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效能和效果。
破“难”而行 提升发展含金量
自2012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慈湖高新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许多开发园区一样,慈湖高新区在土地、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制约下,产业转型遇到瓶颈,经济发展面临窘境。一方面,工业发展中缺地等“成长的烦恼”日益显现;另一方面,低效用地占据大量空间、要素资源,产业升级陷入“转型的阵痛”。2019年,身处改革先行之地的慈湖高新区,将“亩均论英雄”作为发展新逻辑,根据消耗占用资源、税收、产出等多项综合指标,对当时全区300余家企业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并根据4级评价结果找准问题,分类处置、一企一策,针对“大而强”企业实施要素精准对接,瞄准“小而优”企业量身定制服务方案,通过差别化配置,推动资源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集中,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截至目前,慈湖高新区已实现规上、规下评价全覆盖,累计完成5轮1800余家次工业企业评价。
“在亩均效益评价体系中,我们既要算企业的投资账、产出账、税收账,也要统筹考虑企业对土地的利用强度、对环境的污染排放等,用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更高质量、更快速度的经济发展。”慈湖高新区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慈湖高新区通过注销回购、整治提升、兼并重组等方式,倒逼整治低效企业12家,完成闲置低效用地处置35宗共1300亩,为加速产业转型升级腾出了空间。
2023年慈湖高新区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分别为48.6万元/亩、57.48万元/亩,而2020年这两类指标分别仅为20.76万元/亩、35.25万元/亩,同比增长了1.34倍、0.63倍。在2023年全市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中,慈湖高新区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均位居全市第二,较上年均提升一个位次。
“亩均论英雄”就像一把标尺,测出了企业发展动能、放出了开发园区“质效双升”的“大招”。下一步,慈湖高新区将充分用好“七未”理念,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做大做强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走出企业提质增效、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