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743066676/202212-00015
  • 信息分类:

    部门解读/宏观经济
  • 发布机构: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管委会
  • 文号:

  • 成文日期:

  • 生效时间:

  • 废止时间:

  • 关键词:

    宏观经济 招商引资 招才引智
  • 浏览次数:

    675
  • 政策执行机关:

    慈湖高新区各部、局,各指挥部,新慈集团,有关单位
  • 政策制定/解读:

    经贸发展部
  • 政策咨询电话:

    0555-3505076

[部门解读][文字解读]关于《慈湖高新区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解读

【字体大小:                发布时间:  2022-01-12  11:05 信息来源:  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管委会

 2022年1月12日,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制定印发了《慈湖高新区关于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马慈办〔2022〕5号,以下简称《方案》),现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和依据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的实施意见》(马发〔2021〕34号)和《加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推动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办〔2021〕46号)要求,科学有序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以下简称“双招双引”)工作,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科学有序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推动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马鞍山市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智能名城”贡献慈湖力量。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2021年12月份,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工作安排,确保“双招双引”各项工作机制落地见效、抓到实处,结合省、市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经贸部牵头起草了《方案》初稿,并征求管委会领导及有关部门意见后,按照上会流程要求,于2021年12月31日经第44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通过。

四、总体要求

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部署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对标沪苏浙先进园区,完善优化“双招双引”工作机制,创新“双招双引”方式,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推动节能环保及新材料、电子通信、智能制造及现代服务业“3+1”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五、重点举措

(一)建立领导领衔领办机制

1.专班推进。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设立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领导小组和五个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实行上下联动,跨部门、跨领域协同作战,协调解决新兴产业培育、“双招双引”中的有关问题。

2.专责落实。明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子通信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健康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5个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加强调度考核,科学务实高效组织开展“双招双引”工作。

(二)建立快速高效响应机制

3.建立综合协调机制。领导小组负责新兴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督导、评价,研究讨论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和有关部门提请涉及“双招双引”的跨部门、跨领域重大事项等。

4.强化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省、市级“双招双引”综合服务平台,加快形成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分工协作、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上下贯通的线上工作推进机制。项目跟踪推进由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牵头负责。

(三)建立“双招双引”工作落实机制

5.承担主体作用。围绕园区“3+1”的主导产业方向,优化完善“十个一”工作机制,明确专人专班,形成上下对接贯通的工作体系。着力提升产业谋划、资源整合、对接服务、项目落地和环境营造能力。

6.发挥行业商会协会作用。从高新区主导产业出发,引导支持现有的行业商会协会(产业联盟)发展,或组建新的行业商会协会(产业联盟)。鼓励行业商会协会(产业联盟)常态化多形式开展“双招双引”活动、协助管委会联系服务企业等。创造性优化行业商会协会(产业联盟)工作环境,提升行业商会协会(产业联盟)组织、招引、服务企业的能力。积极参与长三角、省市商协会联盟。健全委托行业商会协会(产业联盟)招商机制。

(四)建立“多链协同+优质高效政务服务”融合发展机制

7.做强产业链。围绕加快打造“3+1”主导产业体系和助力全市打造“1+3+N”产业集群升级版,积极谋划布局新兴产业链。结合产业总体目标和空间布局,逐一梳理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上下游企业和技术、产品、服务,制定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重点方向和举措,针对性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拉长长板、补齐短板。

8.稳定供应链。全面畅通供应链循环,学习借鉴马钢智能化经验,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争创智能制造示范区。推进头部企业及核心配套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等方式实现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打通供应链生产端、需求端、市场供应、物流运输等关键环节,开展商业模式创新。

9.做优创新链。面向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发挥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优势,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园区,探索推进“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产业基金”模式,优化提升创新链,推动一批“卡脖子”技术攻关。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

10.厚植资本链。建立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分批开展资本市场知识和业务培训,加强与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新三板、科创板、创业板等对接,推动新兴产业企业分类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强化基金招商,积极推动紫荆母基金在“双招双引”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提升人才链。加快建设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深入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和人才“登高”计划,用最大的诚意集聚创业创新人才,着力打造创业型园区。积极推进企业家培训和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培养紧缺产业人才。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构建企业引才、育才、用才、留才一体推进的良好机制。各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专班都要建立由企业主导、面向行业用人需求的人才培训机制。

12.完善政策链。对接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适时修订完善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支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提高针对性、科学性、协同性、精准性,统筹相关领域要素资源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借鉴沪苏浙等地创新做法,围绕研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投资、产业聚集、人才引育、服务便利化、商会协会组建运转等事项,创新优化“双招双引”政策体系。

13.营造产业生态。深入推进亩均效益评价,差别化配置资源。坚持“标准地”改革,新增工业用地全部“标准地”出让。全力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和生态园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00条”(3.0版),努力做到市场规则、政府办事规则与南京、“杭嘉湖”无差别。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强化产业集群建设的规划引领和协同融合,加强企业引入和培育,更加注意鼓励吸引新兴产业的高品质创新创业团队。发挥高质量会展平台作用,着力构建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服务型、效率型政务服务体系。建立领导干部为企业“站台”制度,认真落实服务企业领导接待日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发挥各类涉企服务平台作用,强力推动“多链协同”。

(五)建立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

14.加强产业协同对接。全力推进慈湖高新区-江宁滨江开发区、慈湖高新区-青山湖科技城等产业协作园区建设,强化与沪苏浙先进园区新兴产业布局协同,推动实现“各展优势、错位发展”的格局。在省、市产业链布局中精准把握产业定位,发挥所长,嵌入发展。

15.加快产业链整合创新。以更广阔的视野对接沪苏浙先进园区,围绕新兴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好驻外招商机构的平台作用,积极引进头部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性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鼓励优势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重点领域产业互联网平台,鼓励行业企业登录利用工业物联网。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要素支撑。用足用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各项财税、金融、土地和环境容量等要素支持保障政策。对照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对全区范围内涉及产业投资相关的核准(备案)以及用地、环评、能评等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已下放的权限要接得住、接得稳,除国家和省市规定事项外不得另行增加审批要件,需要相关部门审批文件作为前置条件的不得自行提高文件层级。深化“领导包保”“集中开工”等机制,优化项目要素配置,对“七未”项目实行全过程管理,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效。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推广产业链专项融资等新模式。

(二)强化平台应用。根据有关要求,加强与省、市“双招双引”综合服务平台对接联动,吸引更多省内外企业家、商会协会等关注慈湖高新区、投资慈湖高新区。

(三)强化能力建设。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走到“双招双引”第一线,加强“双招双引”能力体系建设,开展系统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组建“双招双引”项目专家咨询团队,邀请活跃在产业发展一线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对产业谋划、工作策划、项目和人才引进等提供持续智力支持。

(四)强化宣传引导。聚焦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不断提升慈湖高新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知名度、美誉度。

七、解读机关

解读机关:马鞍山慈湖高新区经贸发展部

解读人:吴四平

政策咨询服务电话:0555-3502536

邮  箱:cg2016@126.com 

页面纠错(注:标有*的必须选择/填写)